首页 资讯 正文

破壳!南麂列岛“神话之鸟”孵出今年首只小雏鸟

体育正文 238 0

破壳!南麂列岛“神话之鸟”孵出今年首只小雏鸟

破壳!南麂列岛“神话之鸟”孵出今年首只小雏鸟

潮新闻 共享联盟·温州中心 叶凝碧(yèníngbì) “破壳了!今年第一只!”6月1日23时许,平阳南麂列岛平峙岛传来喜讯(xǐxùn):被誉为“神话之鸟”的(de)中华凤头燕鸥(yànōu)成功孵蛋,迎来新(xīn)生命。仅隔数小时,6月2日清晨7时许,第二只中华凤头燕鸥宝宝也随之破壳,“双喜”临门。 监控室里,驻岛监测志愿者韩旭坤和李秉航满脸笑意,盯着屏幕里形似小鸡崽儿,身躯仅(jǐn)有半个巴掌大小的雏鸟仔细观测,不时低头做着记录。“刚出生的雏鸟还很娇弱,不能自主觅食(mìshí),需要父母(fùmǔ)捕食抚育,经过大约40天(tiān)的成长便能学会飞行,预计7月中下旬跟随(gēnsuí)成鸟离岛,并在接下来几个月学习捕食技能。”韩旭坤说。 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凤头燕鸥已(yǐ)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hóngsè)名录(mínglù)》列为极危物种,因为数量稀少、行踪神秘,一度被称为“神话之鸟”。每年4月至8月,是中华凤头燕鸥的繁殖期,一对中华凤头燕鸥一年(yīnián)只产一枚卵,由雌雄轮流孵化。 由于种群数量很少,中华凤头燕鸥难以形成单独的繁殖群,只能混在数千只大凤头燕鸥中繁殖。“孵蛋时间26天左右,容易(róngyì)遭遇(zāoyù)天敌侵袭、人类活动等干扰,大规模的鸟群让它们更有安全感。”浙江自然博物院(bówùyuàn)中华凤头燕鸥研究和保护团队成员严志文说,原本有一枚蛋“预产期”更早(zǎo),可惜(kěxī)临近破壳时,其父母因不明原因(yuányīn)弃巢,导致孵化失败。 一条小生命从卵到成功飞离,并非易事。在此期间,监测人员会提前筹备,通过人工招引利用假鸟(jiǎniǎo)模型和声音回放吸引(xīyǐn)附近燕鸥前来栖息(qīxī),并对(duì)燕鸥群“到达—求偶—产卵—孵蛋—育雏—离岛”的全过程实施监测。 “这段时间,大家半点都(dōu)不敢放松(fàngsōng),海监支队同步加强海域管控和日常巡护。”南麂列岛国家海洋(hǎiyáng)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研究所所长陈万东展示了一组最新数据——目前,大凤头燕鸥超过5260只,2420巢在孵,已(yǐ)孵化120只;单次(dāncì)最高纪录中华凤头燕鸥19只,累计有环志7只,4巢在孵、2巢已孵化。 数量多,意味着责任(zérèn)更大。为了守护这方鸟岛,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guǎnlǐjú)发布通告(tōnggào),对平峙岛周边范围实施特别管制,严禁任何个人、团体及船只进入核心区外围缓冲区活动。 全民参与的护鸟行动,让“神话之鸟”对这座海岛(dǎo)的眷恋愈发深厚。向前追溯,2023年南麂列岛(lièdǎo)(lièdǎo)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就在平峙岛开展了中华凤头燕鸥栖息地建设与人工(réngōng)招引,成为继浙江象山韭山列岛和舟山定海五峙山列岛后,浙江省第三个中华凤头燕鸥人工招引地。 生态保护,不局限于一屿一岛。这座(zhèzuò)被誉为(bèiyùwéi)“贝藻(bèizǎo)王国”的国家级贝藻类海洋自然保护区,在实践中将“生态环境和生物(shēngwù)多样性保护”化为生动的现实,先后高分入选我国首批“和美海岛”及我国第二批“美丽海湾”。 碧海银滩、鸟声长鸣背后(bèihòu),南麂(jǐ)发挥科研监测在生态保护上(shàng)的基础支撑作用,去年完成2023年潮间带生物多样性监测报告验收工作,并启动南麂大沙岙生物多样性长期监测样地及监测体系(tǐxì)建设,基本完成南麂列岛海域综合科考,让海洋生态底色更亮。 再次走进观测屋,韩旭坤拿起单筒望远镜缓缓扫过鸟群,熟练地搜寻正在孵蛋(fūdàn)的“准爸准妈”,期盼(qīpàn)解锁更多惊喜。
破壳!南麂列岛“神话之鸟”孵出今年首只小雏鸟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